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横渠虚气辩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8日 00:00   浏览次数:

——“虚气相争”之根源及其解决

 

(西藏民族学院  政法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2)

 要:虚气相争是张载哲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诠释过程中的范式缺陷和理论内涵分歧。只紧紧把握张载哲学思维和表述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张载整个思想的主题和整体,并运用内涵一致的哲学诠释范畴,才有可能消弭不必要的争论而对张载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在这一观念支配下,“气”是张载哲学中关于宇宙统一性、实在性的标志性范畴,而“太虚之性”则是张载哲学的本体,“太虚”和“气”以及其他相关范畴都为张载价值论哲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张载   虚气   本体   宇宙论   价值论

 

虚气关系是张载学说的根基,更是理解张载思想的难点,从张载提出其说之后,历代都有学者围绕这一问题有所阐发、争议,特别是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学者参照新学诠释此一问题,产生了各种互不相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哲学研究史上独特的“虚气相争”现象。 然虚气关系是张载思想体系中最为独特的理论生长点,是理解张载哲学及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所在,对其不辨明清楚,则难以对张载的整个思想体系有本真的理解和评价。故本文拟以近年来对虚气关系的各种观点分歧为出发点,辨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解决之方法要领,并略述对张载虚气之论的基本观点。学陋识浅,不当之论,自不能免,期乎对张子之学有所发明,惟冀希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虚气相争之思想根源

近世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来,对张载虚气关系的理解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仍然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存在。其一,研究方式发生转型。与传统相比,这一时期学者多能抛却门户偏见和政治干预,而以现代学术为参照展开对张载哲学的诠释。其二,争议的问题相对集中。主要表现为“太虚” 究竟是不是“气”、“太虚”和“气”何者为张载学说中之根本(本体、本原)等一系列新问题。其三,学术观点相对多元。不仅围绕“太虚”与“气”的内涵、关系、性质问题有不同的回答,而且围绕张载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形成气本论、元气本体论、气本原论、太极本体论、太虚本体论、性气二元论、心本体论等多种观点。笔者认为,这种研究现状的出现,不仅与张载哲学本身的思维逻辑和表述方式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与学者诠释张载哲学时所运用的范式缺陷和理论内涵分歧有关。具体而言,这种构成诠释前提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略了对张载哲学语言特征的把握。

中国哲学语言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形象性、比拟性、模糊性,其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概念,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义性,需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张载哲学的重要概念,如“太虚”、“太和”、“气”等多从传统中借取而具有独特的新意,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根据理论建设和理论批判的需要以及论述的重点有所差别,但当今学者诠释张载哲学时,往往以语词意义的某一方面为标准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在不同的命题下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侧重点,因而出现了某些地方解释不通、甚至相互矛盾观点。

(二)忽略了对张载哲学思想整体的把握。

哲学从属于思想整体,只有对思想整体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哲学内容及其核心范畴有准确的理解。但当今学者受不同哲学观的影响,对张载思想整体缺乏良好的把握。表现主要有二:其一,认为张载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宇宙论,把对宇宙万有存在的终极依据的论述作为张载哲学的终极问题。其二,认为张载哲学具有宇宙论和价值论两个重要部分,把对宇宙万有存在终极依据的论述和对人之价值本性的论述作为张载哲学的两个终极问题。前一种认识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张载思想,后一种认识虽然从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上把握张载哲学的理论整体,但把价值论和宇宙论视为两者各自独立甚至矛盾的理论单元。

(三)忽略了诠释过程中通用范畴术语的内涵歧异。

其中以对“本体”一词的理解歧异最为突出。大致而言,有以本体为宇宙万物存在之共同属性者,有以本体为构成宇宙万物之共同质料者。有以本体为生化宇宙万物之共同本原者。有以本体为宇宙万物之共同主宰者。就观点而言之,大抵以本体为宇宙万物之共同质料、共同本原者,多主张气本论;而以本体为宇宙万物之共同属性、共同主宰者,则多主张太虚本体论;或有以太虚与气为一者,则主张性气二元论。

二、虚气相争之解决要领

如上所述,要解决张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不必要分歧,就需要立足中国哲学,特别是横渠哲学的自身特点,并超越性的借鉴西方哲学的理论范畴和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把握理解横渠哲学的内在意蕴。兹就以上问题略作论述。

(一)根据中国哲学的语言特点,理解张载哲学的范畴内涵。

张载已经意识到诠释古典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凡观书不可以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言美,轻重不同。”[1](《语录中》)古人用语相同或相类之处,其义也有不同的情形,必须看其行文之趋势、上下文意来作通盘的理解;否则前后文字互相矛盾,无法作恰当之诠释。张载又提出“心解”的诠释学主张,他说:“心解则求义自明,不必字字相校。譬之目明者,万物纷错于前,不足为害;若目昏者,虽枯木朽株,皆足为梗。”[1](《经学理窟·义理》)这是提醒学者,对义理要有莫逆于心的体会,要宏观大局,整体把握,不必在文字细节处太过计较,以免胶柱鼓瑟,死于句下。这正是我们理解张载思想的基本原则。因此,对张载哲学中的主要范畴的理解,首先,应该注意到同一语词在张载哲学不同层面的意义差异性。张载哲学的价值论是以人性论为主要形态表现出来的,其所关注的问题,是“人性”问题,但其所采取的思路,确是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证的思路,所以,张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都具有实体和性体两个方面;学者需要关注其不同语境下主要就什么样的问题而言之,则对其基本意义的确定不言而喻。其次,要注意到张载哲学中同一语词意义的关联性,其基本语词并非可以随意诠释,而是需要在天、人、性、气四者的关系中的凸现,而每一语词的具体意义,也是通过其他词语的在场体现出来的;其三,要注意到张载哲学既有批判佛老、又有建构儒学的倾向,他的哲学体系中,有些词语也是借助佛老的,但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如“太虚”一词,在批判的语境下,是基于佛老的意义,但在建构的语境下,则是自身所赋予的新意,需要仔细辨别。

(二)依照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把握张载哲学的思想理路。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的主流,重在获取克服客观世界的工具——知识,可以说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知识“形而上学”;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支配下,西方哲学特别强调二分的思想,如主张本质和现象的划分,主观和客观的划分,知识和道德的划分等等,所以在西方哲学的主流形态下,本体论和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是互不相干、彼此独立的理论领域。但中国哲学的主流,则重在证实成就自我人生意义的依据——价值,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价值“形而上学”。 这里所说的“证实”,乃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中国哲学认为价值的成就并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实践活动中的理性直觉,在此实践活动中,个体已经形成了对某种价值的认同,就个体自身而言,不需要更多的理论来论证其价值。但中国哲学亦追求社会群体对自身贞定的价值的认同,为了获得社会群体的价值认同,则需要从理论的角度,为群体论证这种价值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因此,从理论需要上讲,价值之“善”总是需要事实之“真”来作为支撑,这是传统哲学的一条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横渠的哲学,走的也是这样的理路。 在这样的哲学理路下,对于天的判断并不能保持纯粹的事实之“真”,而是要指向其价值之“善”的最终归宿。对横渠哲学的诠释,并不能止于对宇宙本体的揭示,而且更要从价值论证的理论追求方面,理解其宇宙论部分各个思想要点的价值意义所在,并确立其宇宙本体与价值本体的相互关系。

(三)依照中西哲学的共通性,界定张载哲学诠释中的基本范畴。

“本体”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也是诠释虚气关系时运用最为频繁的范畴。但是由于中西哲学本身理论形态的差异,在借鉴这一范畴诠释张载哲学时,需要根据中国哲学的特点,作适当的理论转化。

在西方哲学中,“本体”的歧义繁多,但其主要的意思,是指所有现象以及决定着所有现象的所有理念的最高的理念,是决定所有存在者的那个唯一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它虽然可以有不同的性状特征,但都必须包含着主宰、决定其他一切存在者的特征。因此,“本体”不是始基、本原,也和人的价值问题无关。而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主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上的所有存在者之所以如此存在”的原因的学问,不同于关于“世界上的所有存在者是怎样的存在”的宇宙论,也和“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等价值论问题无关。但是在中国哲学中,没有彼种意义上的“本体”,自然也没有彼种意义上的本体论。在中国哲学中,“本体”和“现象”、存在和价值都是合一不二的,决定事物生灭变化、存在发展的终极依据,本身就和世界万物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割;同时它也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应该如何实践的终极依据。因此,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实际上既是“宇宙本体论”,也是“价值本体论”。在这种理论架构下的“本体”,显然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借用其诠释中国哲学,需要在中西哲学之“意义共通性”的基础上予以重新阐释。

从内涵思路和思想特征来看,中西哲学对“本体”的问题、思路、结论虽有所不同,但从哲学理论的整体追求来看,中西哲学探求“本体”的目的,都在于为人们寻求人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具有主宰、决定的意义要求,因此,本文以为,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从对宇宙万有的存在或人的价值具有主宰、决定性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本体”,而不能从世界的存在统一性的角度去理解“本体”,更不能从生成论或构成论的角度理解“本体”。

三、虚气关系之思想定位

根据以上观点和相应的方法论要求,本文尝试对张载哲学中“太虚”和“气”的基本内涵、关系、性质、意义予以简要分析,并对张载哲学体系中的本体予以界定。首先,通过对张载生平史料及其思想文献的相互印证,理解张载探讨虚气关系的思想目的和内在要求;其次,通过对哲学文献的解读,理解“太虚”、“气” 以及其他宇宙本体论论范畴的内涵、性质和关联;其三,从思想整体的理论要求出发,理解“太虚”和“气”以及其他宇宙论范畴在价值论方面的意义指向,并确定张载哲学体系的本体。

(一)虚气范畴所从属之思想系统。

虚气范畴是张载思想系统中的关键概念,其不仅是张载整个思想体系的生发点,而且标志着张载哲学本体论与众不同的思想特色。因此,要理解虚气关系,就需要合理的理解张载的思想理路。

张载处身于国家民族内忧外患,社会改革亟待推行的北宋时代。他一生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情怀自许,他的终极关怀,是以“生民”为本的社会存在,他的终极理想,是为生民开创出一个永恒和谐的太平世界。为了实现这种追求和理想,张载早年喜好兵法,关心边事,受范仲淹劝导而读《中庸》,犹以为未足,而访诸佛老,泛滥诸子,随后返之六经,完成了对儒学的自我认同。张载的思想历程,实际上就是基于对社会问题热切关注的理性自觉,是基于人生实践的价值抉择。

在张载成熟的思想里,只有儒学才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实现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他所继承发扬的,是孔孟儒学以“仁”为本的价值观。张载认为,人性是同一的,其具体内容是以“仁”为基本内涵的价值本性和以“欲”为基本内涵的自然属性的二重结合。在这两重人性中,只有“仁”才是人的内在价值本性,是人与人现实关系的价值本体,从而也是人的价值归宿。在张载看来,“仁”并不仅仅意味着对与自我有亲缘关系之人的孝悌友爱,而是对包括自我、家庭、社会、自然等所有存在的无限的、普遍的关爱,将这种源于自然、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推及社会中所有人乃至宇宙万物,是张载价值理念的基本取向。张载认为,在所有存在中,得天地之最灵为人 [1](《横渠易说·系辞上》)只有人应该、而且也能够认识并发扬“仁”性,而要发扬“仁”性,就要发挥心灵的“知”性作用,扩充心灵的境界,达成对“仁”的自我认同,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之。张载认为,“虚”是“大其心”的基本要求,“礼”是道德实践的基本准则。人如果能“知礼成性”、“穷理尽性”、“存心养性”,进而实现自我的“变化气质”,则不仅可以成就完善的个体人生,而且可以成就理想的社会境界。

儒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资源,但就当时的思想实际而言,这种以心性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思想体系远不如佛老那样能获得世人的广泛认同,究其根源,则在于当时儒学的社会观、价值观缺乏坚实的本体论支撑。因而,要将对儒学的自我个体认同转化为社会群体认同,张载就必须回答人性为什么是同一的?“仁”为什么是人的价值本性?人的自然属性又从何而来?成就自我价值本性之可能性及其途径的根据何在?理想的人生和社会境界的根据何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张载一方面受到佛老思想理路的启发,一方面自觉地继承了儒家《易传》的思想传统,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并在宇宙观的基础上论证了其价值观的真实性、合理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张载的宇宙论就是其以心性论为理论形态的价值论的本体论,理解张载哲学中“太虚”和“气”等范畴的内涵、关系和意义,必须在对张载哲学理论体系这一判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诠释和说明。

(二)虚气范畴之宇宙——存在论理路。

张载从宇宙论(天道观)的角度为其价值论(人性论)提供本体支撑和终极解释,即其在人性论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宇宙万物之“性”的统一的高度上才能得以说明。而这一说明的理论前提是人和宇宙在存在层面的统一。只有说明了这一点,“天”“人”之性的贯通才有坚实的基础。因此,张载的宇宙论实际上可以划分为存在论与本性论两个部分。

世界表现为千差万别的林林总总的万事万物,要论证其具有共同的本性,需要对之进行抽象的概括,这不仅是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所具有的功能,而且也是人认识事物和自我本性的内在要求。张载接过前人的思想成果,从人的直觉感受性出发,认为世界可以初步划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张载认为,一般人所谓的“有”,实际上就是视觉所能看到的存在,而一般人所谓的“无”,也并非什么都没有的绝对的空间,而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见而已。这两者都是确然的实际存在。张载进一步看到“有形”和“无形”的相互转化是宇宙万有存在的永恒状态,故他不仅认为这两者都是实在的,而且是统一的,张载把这种统一实在的宇宙全体称之为“气”。

张载关于宇宙万物实在性、统一性的观点为人性以及人物之性的实在性、统一性提供了存在论基础,但并没有明确说明人物之性的具体内容和其本性的依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载从有形质存在者生灭变化的暂时性和无形质存在者的永恒性出发,他把无形质的虚空存在作为有形质存在者的本原、本来状态。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1](《横渠易说·系辞上》) “本体”和“客形”相对,是“气”本来的存在状态。这样,张载实际将“气”又划分为“太虚”和“形质”两种不同存在状态的“气”。他认为这两种状态的气并非截然对立,而是有规律的、相互转化的关系,此即“气化之道”。从“太虚”之气与“形质”之气(即有形体的存在者)之间的联系来看,“形质”之气来源于“太虚”之气,前者是后者之所从出,后者是前者之所衍化,因此,后者可以说是前者的母体;但从两者之间的对比来看,前者整体的、无限的一,后者是个体的、有限的多,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整个宇宙,就表现为万物以“太虚”为根本的生生不息过程,而宇宙整体和万物之间的彼此和谐,共同发展,就是“太和”,“太和”是宇宙的自然状态,也是宇宙的理想状态。

如上所述,在张载哲学中,特别在宇宙存在论的层面,“气”是标志着宇宙万物最大统一性的哲学范畴,而“太虚”则是“气”的一种特殊的、更为根本的存在状态。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载是“气一元论”,大致是不会错的;但是有些学者因为张载有“太虚即气”、“虚空即气”等表述,而认为“太虚”并不是“气”,是空虚,虚气的关系是相即不离。本文认为,这种回答,在于忽略了“太虚”在张载哲学中的多义性,而将张载文献中多处论及的“太虚”视为内涵统一的哲学范畴,因而并不符合张载的行文特点和诠释思想。

众所周知,批判佛老、弘扬儒学是张载自我认定的重要使命,“太虚”一词正是这种双重使命意识下的自觉运用。而其意义,也随其哲学使命的重心不同而有所差别。且看张载所说:“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 [1](《横渠易说·系辞上》)此一句中之“太虚”显然不能是气,否则成为无意义的语言重复,其意义应为无限的空间,这正是在基于佛老对“太虚”地认识而言的,不是张载哲学中“太虚”的主要意义。再如“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1](《横渠易说·系辞上》)此一句中之前一“太虚”,为广大之空间,理由同上,后一“太虚”则不能为空间,否则“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讲不通,此处的“太虚”应为“气”的本然状态。再如“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1](《横渠易说·系辞上》)此一句中之“太虚”,应为“气”的本然状态。再如“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1](《横渠易说·系辞上》)一句中之“太虚”,为“气”的本然状态。此一句也是理解“太虚”是不是“气”的关键,由水冰之喻可以知道,张载认为,“太虚”和“气”同质的,气聚于太虚,如同冰凝于水,气散于太虚,如同冰释于水,弥散状态的气,和“太虚”是同一的。

由上可知,张载虽然也曾在无限空间的意义上运用过“太虚”,但这种运用主要是针对佛老思想的偏失而言的,并不构成张载哲学体系中的主要范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张载所言的“太虚”,指的是“气”(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可断定,张载所言“太虚”的主要内涵,并非是绝对的空无,也并非和“气”不同的另一种存在,也不是和“气”的内涵完全同一,其准确的内涵是“气”散的一种状态,可名之为“太虚之气”,这也是作为宇宙万物统一者之“气”的本然状态。

(三)虚气范畴之价值——本性论理路。

张载的宇宙本性论是建立在其宇宙存在论基础上的。张载集中探讨了“太虚”能够生化万物以及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他认为,其根源在于“太虚”所具有的性能。张载说太虚与万物相比较具有整体的、无限性、永恒性,与万物相联系具有生养、庇护万物的功能。但这些都根源于“太虚” 所固有的“虚而神”的内在性能。

张载认为,从“太虚”之气与“形质”之气的关系来看,“太虚”与“形质”是相互转化的存在过程,这一过程的规律就是“气化之道”。但从两者转化的根据来看,则在于“气”内在的“两一”之性。这种“两一”之性,是道的依据,是万物存在生灭变化的直接动力,而其根源,则是“太虚”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即“太虚”之性。故“太虚”之性是“两一”之性的终极渊源,“气化之道”是“太虚”之性的动态表现,“形质”存在则是“气”在“太虚”之性主宰、支配下的结果。

基于中西方哲学中之“本体”基本内涵为“终极依据”这一认识来考察张载哲学中之宇宙本体,似不应该是“气”。“气”固然是张载宇宙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主要内涵是标志着宇宙万有统一性的哲学范畴,它和宇宙万物具有同一性,并不决定宇宙万有的存在发展、生灭变化,故对宇宙万有而言,也不具有的“终极依据”的意义。宇宙万物的“本体”,即其存在、运动、变化的终极依据,应该从其“性体”上寻找。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汤、胜负、屈伸之始”。 [1](《横渠易说·系辞上》)在张载看来,宇宙本身就是一最高的和谐整体,而万物的生长变化,则在于宇宙自身具有的“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此性体是涵盖乾坤而言的,是绝对普遍的,虽具于个体,亦是绝对普遍的,“非有我之得私也”。然而,张载并不以上述两两相对的性能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他认为这些性能仍有其根源,张载讲,“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至静无感,性之渊源”, [1](《横渠易说·系辞上》)无形的太虚,是“气”的本来存在状态,而“至静无感”之性,也就是太虚之气的性体,姑称之为“太虚之性”,它是宇宙万物性能的根源,也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运动变化的终极根源,所以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那么,“太虚之性”是否能作为张载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本体呢?这需要考察“太虚之性”与张载心性论、社会论等内容之间的思想关系。如上所述,张载认为,“太虚”之气是“形质”之气的母体,整个宇宙的生生不息以及“太虚”对万物的庇护关照,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宇宙中最大的“仁”性。这实际上已经把“太虚之性”和儒家的价值本性联系起来了,张载进一步认为,“天”是现实化的“太虚”, 其具有“太虚”本有的性质,所以也称之为“天地之性”、“天性”。而人和万物等一切有形质的存在都是从“太虚”而出,自然也秉承“太虚” 的价值品性,也就是秉承“天地之性”。但由于有形质的存在处于暂时的呆滞、僵化状态,其相互之间有所“攻取”,因而也具有了“气质之性”。这两重性质共同体现于一切人物之中,构成了人物等一切有形质存在的二重属性。这样,张载不仅说明了从宇宙论角度说明了人的价值本性的天道根源,而且说明了人的现实属性的由来。但从根本上说,太虚的仁性仍根源于“太虚”的内在性能,所以我们认为“太虚”也构成了张载价值论层面的本体。

如果仔细考察张载宇宙论的多种范畴,我们可以发现,张载宇宙论中的各种范畴,都在其价值论、社会观等方面具有“本体”支撑的意义,张载宇宙论构成了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本体论。比如:(1)“气”作为宇宙统一的本原,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性的统一性提供了宇宙论基础;(2)“气”分为“太虚之气”和“形质之气”两种存在状态,为现实的二重人性即“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来源提供了宇宙论基础;(3)以“太虚之气”为“气”之本原,“天性”和“太虚之性”的同一性,为“天地之性”作为人的价值本性提供了宇宙论基础;(4“太虚之气”和“形质之气”之间的互通转化,不仅能够合理的解释二重人性的形成问题,而且也为人由二重人性向“天地之性”的转化,“变化气质”提供了宇宙论基础;(5)气化过程中的“道”成为修养本性之“礼”的宇宙论依据;(6)气化过程中的“神”成为个人最高个人境界的宇宙论依据;(7)“太虚”的“虚”、“大”、“静”等特征,在心性论层面为“大其心”、“虚其心”的修养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8)“太和”成为其社会理想观的宇宙论依据。但从根本上讲,其宇宙论中的以上范畴仍然是以“太虚”之性为终极依据的,故这些范畴只是具有本体意味,而不能当之以本体。

由此可见,张载的哲学体系,本身就是“天人合一”这一理论命题的具体表现,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纵向可划分为天论与人论,即宇宙论和人性论两大部分,人性论是张载价值论的理论表现,宇宙论则是其本体论的理论表现,宇宙论部分构成了人性论的终极解释,体现了“性与天道”的合一性。同时,张载的哲学体系又可从横向划分为“性论”与“气论”两大部分,“性”构成了“气”的本体依据,“气论”构成了“性论”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张载的哲学体系是由天人、性气两条线索经纬交错而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依托于“太虚之气”的“太虚之性”,不仅是推动宇宙万物存在发展、运动变化的内在生命动力的总根源,而且也是人之价值本性的终极来源和成就这种价值本性的终极依据。故只有其才可谓通贯张载哲学宇宙论和人性的真正本体。

 

 释:

①关于张载哲学中“虚气关系”的争论,分歧之大,争论之久,为学术讨论所少有,故本文谓之“虚气之争”,并以近20年的研究现状作为本文所讨论的重点展开分析。

②关于20世纪围绕张载哲学的多种观点和分歧,可参见刘学智《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林乐昌《二十世纪张载关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及其反思》(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赵吉惠《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人文杂志,2000年第1期)、丁为祥《张载研究的视角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朱承《中国哲学学科化以来张载研究述评》(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等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可参见《气化之道:张载哲学新论》(陕西省哲学学会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1月第一版)、《张载关学与实学》(葛荣晋、赵馥洁、赵吉惠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11月第一版)、200710月“中国宝鸡张载关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未出版)等。因本文重点并不在叙述其观点的不同,而在于辨析其思想的根源,故对各种观点,不再详细列出。

③实际上,中国哲学的另一种本体论形态是“心性本体论”,即不从对外界宇宙出发确立人的价值依据和终极归宿,而是内向式的发掘自我的道德理性。但这两种本体论也在宋明理学之后逐渐趋向于合流。

④要注意的是,张载的“太虚”并非宇宙生成论意义的时间上的最初本原。他认为万物虽有生灭,但宇宙整体则是没有开端和结束的永恒存在,也没有一个由最初的“太虚之气”演化为与自身不同的“形质之气”并与之并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载. 张载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78.

 

 

[作者简介]魏冬(1977— ),男,陕西合阳人,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道教哲学、张载关学。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  邮编:710069

电话(传真):029-88302493  Email:xdxs@nwu.edu.cn        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