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成果 >> 正文
韩邦奇的学术历程及其关学归宿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8日 00:00   浏览次数:

西藏藏医学院  魏冬

(西藏拉萨当热路10号  850000)

【摘要】 韩邦奇一生勤于著述,学问淹博,尤精于《易》、《书》音律。其早年大略以程朱理学为源,发明《尚书》、《周易》之义;中年则以张载《正蒙》为依,穷极“天人”、“性道”之理;晚年则重学问之相互贯通,修身之平易切实。其思想学风,远承张载,宗源关学, 堪为明代关学干城。

【关键词】 韩邦奇  关学   正蒙拾遗  

 

韩邦奇(14791555),字汝节,号苑洛,明代陕西西安府朝邑县(今陕西大荔县)人,是继“三原学派”王恕、王承裕父子之后,与吕柟、马理同时而齐名的关学重要代表人物。韩邦奇一生学问淹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属,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其它辨论经义,阐发易数,更多精确可传。”1】《明儒言行录》亦载:“(韩邦奇)性好学,老不释卷,尤精于律数。……其学以精一为宗,以培养夜气为本,以修明礼乐为要,旁通天文、地理、太乙、六壬、奇门、兵阵诸家。”2】然如清人刁包所言:“韩先生远祖横渠,近宗泾野,其学得关中嫡派”。3】邦奇与吕柟关系暂且不论,其“远祖横渠”、“其学得关中嫡派”之说,亦有其门人白璧以其论道体乃独取张横渠一语以证之。4】韩邦奇之学,淹博精深,如何归之于张载关学?这是研究韩邦奇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即根据韩邦奇一生不同阶段之著述,展现其思想发展变化历程,并对其关学思想特征做一彰显。

韩邦奇幼灵俊异常,承训过庭,即有志圣学”,5】51 而其父,就是当时研习《尚书》的著名学者韩绍宗。王九思《韩莲峰墓碑》载:“(韩绍宗)十岁读书,日记千言,盖受《尚书》武清令伦所。武清令伦者,先生之叔父也,精通《尚书》。以此尽传其秘,十六而为学官弟子。”6】韩绍宗十岁开始读书,并跟随其叔父武清令韩伦学习《尚书》,得到秘传。后因乡试不中,于华山云台观授经三年,明成化戊戌(1478年)中进士,仕至福建按察副使。“学识才品,当世推重”,世人尊之为“莲峰先生”。5】51

韩绍宗与其子韩邦奇(汝节)、韩邦靖(汝庆)等“父子兄弟以学问相为师友”5】51 家学之风,由是可见。且“朝邑韩苑洛讲学,其父莲峰老人督之”7】556-105,韩绍宗在学业上对韩邦奇严格要求,对其讲课授学必亲自指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韩邦奇深受家学影响亦是必然。由于韩邦奇早年聪慧,秉承家教,发愤好学,十余岁时,即有研习《尚书》之作,“为诸生治《尚书》时,即著有《蔡传发明》、《禹贡详略》、《律吕直解》,见者叹服。”5】48-49这些著作,大略是韩邦奇早年的著作。其中所言《禹贡详略》一书,今存。《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书类存目》本书提要云:

 

此书训释浅近,惟言拟题揣摩之法,所附歌诀图考,亦极鄙陋,乃类兎园册子。前有邦奇自为小引,云:“略者,为吾家初学弟子也,复讲说者举业也。详释之者,使之进而有所考也。” 后有蓟门欧思诚跋,述邦奇之言,亦曰:“特以教吾子弟,非敢传之人人,”则是书本乡塾私课之本。思诚无识而刻之,转为邦奇累矣。至于每州之下各加某州之域四字,参于经文之中,尤乖体例,邦奇必不如是之谬。殆亦思诚校刊之时,移其行欵也。朱彝尊《经义考》载,“邦奇书说一卷。注曰未见”,而不载此书。其卷数则相同,或即因此书而传讹欤。 

 

由此可见,《禹贡详略》一书乃是韩邦奇对《尚书·禹贡》篇的研习之作,其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弟子初学《尚书》以科举应试之需,而并非意在传之于世。而且内容也较为浅陋,故说是书本乡塾私课之本”者也。而清代朱彝尊《经义考》卷九十四关于是书所记,亦与上述所引大略相同,并引韩邦奇自序,言作于“弘治丁巳”,由此可知此书作于“弘治丁巳”年,是年韩邦奇年当十九,可见韩邦奇著书立说之早。而《蔡传发明》一书,今虽已不存,然由书名可见,此书乃韩邦奇对宋儒蔡沈《尚书集传》(又名《书集传》)的思想发挥,且当亦作于此年先后。此二书,均为韩邦奇早年随父研习《尚书》所得,由此可见韩邦奇《书》学之家学渊源。

此后,大约由于应科举考试之需,韩邦奇所学范围有所扩展。这主要表现在二十多岁时,韩邦奇所著的《易学启蒙意见》、《律吕直解》二书。《律吕直解》是韩邦奇对蔡元定《律吕新书》的解释之作,后被编入《苑洛志乐》第一、二卷。《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乐类提要》曰:“是书首取律吕新书为之直解,凡二卷。”关于该书的内容及完成时间,韩邦奇《律吕直解序》说:“弘治间,余为举子时,为之直解。”(韩邦奇《律吕直解序》,《苑洛集》卷一),韩邦奇为举子,时在弘治十七年(1504),韩邦奇二十六岁时。由此知《律吕直解》成于当时,为其早年律学著作。关于此书之内容,韩邦奇于《律吕直解序》指出,蔡元定的《律吕新书》“上宗班固,斟酌马迁以下诸儒论议”,“亦略明备矣”。“然理虽显而文隐,数虽而意深”,故而为之“直解”。“直解者,不文,欲易读也”。在本书中,韩邦奇对“黄钟用九,不用十”、“必求中声,不当从事于器数”、和“太玄无形,太阴无声,茍得其妙,一弦可也,无弦亦可也”的观点提出批评,并提出:“故君子不为荒唐之虚言,究心制作之实用,黄钟之用宏矣。岂独乐哉?制事立法,度物轨则,大而天地日月,小而衣服盘盂,皆其用也。其体物而不遗者乎!”这是韩邦奇对蔡元定律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早年其留心礼乐的具体体现。

《易学启蒙意见》是韩邦奇早年完成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韩邦奇早年易学和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此书通常称为《启蒙意见》,又名《易学疏原》,约作于弘治十六年,时年韩邦奇二十五岁。关于此书,《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提要》曰:

 

 是编因朱子《易学启蒙》而阐明其说。一卷曰“本图书”,二卷曰“原卦画”,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三卷曰“明蓍策”,亦发明古法,而附论近世后二变不挂之误。四卷曰“考占变”,述六爻不变及六爻递变之旧例。五卷曰“七占”,凡六爻不变、六爻俱变、及一爻变者,皆仍其旧。其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变者,则别立新法。以占之所列卦图,皆以一卦变六十四卦,与焦延寿《易林》同然。其宗旨则宋儒之易,非汉儒之易也。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启蒙意见》是“因朱子《易学启蒙》而阐明其说”,故而书中大量引用朱熹《易学启蒙》和《周易本义》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解释。此可见朱熹易学为韩邦奇早期易学思想之重要渊源。然因朱熹《易学启蒙》是为阐明邵雍易学思想而作,所以总而观之,韩邦奇易学思想既是朱熹易学思想的阐明,也是邵雍易学思想的推演。上引《启蒙意见》第一、二卷“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亦以道明。另关于邵雍、朱熹与《周易》的关系,韩邦奇在《启蒙意见序》中亦有所阐述:

 

宋邵康节氏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朱晦庵氏为之本图书,为之原卦画,为之明蓍策,为之考占变,于是乎,《易》之先后始有其序,而理数辞象之功懋矣。(《启蒙意见原序》)

 

邵雍和朱熹的易学理路,都是立足于象数而推演其义理之学。这一思路,亦是韩邦奇易学的思路。然韩邦奇的《启蒙意见》,虽本于邵雍、朱熹,然亦有所创见。除上言“发明古法,而附论近世后二变不挂之误”和“其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变者,则别立新法”之外,《四库提要》还有“其宗旨则宋儒之易,非汉儒之易也。”一语。这一宗旨,主要表现有二:一者,沿袭邵雍、朱熹将大易分为先天、后天的思想,提出“其本同其末异,其生异其成同”的观点。这即是说,对于邵雍所倡导的“加一倍法”(先天之义)和孔子所创立的“相荡”法(后天之义)而言,太极到八卦的生成是相同的;然而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生成则是不相同的,先天之义的过程是由三爻的八卦慢慢扩展到四爻、五爻,直到六爻,而后天之义则是由三爻的八卦两两相荡,直接形成六爻,这就是其本同其末异。虽然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生成过程不同,但是最后生成的六十四卦是相同的,所以其生异其成同”也。其二,在本书中,韩邦奇以太极为宇宙至高无上的终极本原,并创立了具有新特色的“太极图”:“维天之命”图和“圣人之心”图。“维天之命”图扬弃了周敦颐太极图分为五层、叠为架屋的方式,而是将五层融合为一,用来体现其阴阳、五行、万物不在天地之外”和“阴阳有渐,无遽寒遽热之理”的思想。“圣人之心”图与“维天之命”图结构相同,体现了人心即天理、天与人相合、生命演化与造化化生之理相同的思想。这一思想是韩邦奇研习朱子《易学启蒙》的重要思想创获,而这一太极图式也对后来易图学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明正德三年 (1508),韩邦奇三十岁,与弟邦靖同榜题名,考中进士,号称“朝邑二韩”。此后韩邦奇虽步入仕途,然仍潜心于早年的《易》、《书》之学约于正德十年,韩邦奇三十七岁时,完成了《洪范图解》一书。关于此书,《四库提要》说:

 

是编因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复为图解,于每畴所分之九字系以断语,俾占者易明。其揲蓍之法与《易》之蓍卦相同,所言休咎皆本于《洪范》,亦与《易》象相表里,盖万物不离乎数而数不离乎奇偶,故随意牵合无不相通云。

 

由此可见,此书大抵是韩邦奇在早年尚书和易学的基础上,本之于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力求二者贯通的著作。在此书中,韩邦奇首先对蔡氏以《洪范》与《河图》、《洛书》相贯通,“亦与《易》象相表里”的观点用图解方式作了解说,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洪范》“揲蓍之法与《易》之蓍卦相同”的观点,并以大量图解作了说明。接着,韩邦奇总结了《洪范》卜筮的规律是:“象以偶为用者也,有应则吉;范以奇为用者也,有对则凶”和“正数者,天地之正气也,其吉凶也确;间数者,天地之间气也,其吉凶也杂”二者,他认为这是“范学传灯之秘”,对之极为赞叹。《洪范图解》一书,是韩邦奇在象数角度贯通《易》、《书》的思想的重要著作。

由此可见,韩邦奇早年的思想,首先是基于家学,重点在《尚书》,此时的著作主要是《蔡传发明》、《禹贡详略》;后来为了科举需要,而拓展到对易学和律学的研究,这时的代表作,是二十岁间完成的《启蒙意见》、《律吕直解》二书;三十岁中举任仕之后,以《洪范图解》为标志,达成了《书》和《易》的贯通。宋儒邵雍、朱熹、蔡元定、蔡沈的易学、尚书学和律学思想,对韩邦奇影响比较大,说韩邦奇早年之学是“秉自家传,出于程朱”,恐不为过。

正德十一年(1516),是韩邦奇仕途和学问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年,韩邦奇为朝廷上疏《苏民困以保安地方事》,揭露和抨击了贪官相互勾结,鱼肉百姓的恶行,并作《富阳民谣》,控诉了官府的欺压和掠夺。然被贪官污吏诬奏为“擅革进贡,诽谤朝廷”而被逮下诏狱,后又被革职为民。早期程朱理学的洗礼和入仕后宦海世事的历练,使韩邦奇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他的思想,从“少时锐意于诗文”,“留心于礼乐”,而走向“乃幡然于性命道德之学”。是年,韩邦奇完成《周易本义详说》一书二十六卷,并授门人赵子春。关于此事,《苑洛集》卷五《乡进士赵子春墓志铭》言:“正德丙子,苑洛子之家食也,子春执羲经而问焉。苑洛子授以否、泰二卦,子春曰:‘乾与坤消长之间,欲整顿耶?芳也,何德以堪之?’问坎、离,而苑洛子弗答。子春曰:‘未济、既济之相交其后乎?非芳也之急。’苑洛子奇之曰:‘是可以言进退存亡之道矣。’遂手著《本义详说》二十六巻以授之,俾诵习焉。”对易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为韩邦奇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正德十三年(1518),步入四十不惑之年的韩邦奇,于谢客讲学间完成了《正蒙拾遗》正是这一思想转型的代表作,也是其一生哲学思想的最后归宿。

《正蒙拾遗》虽完成于韩邦奇四十岁时,然韩邦奇对《正蒙》的研究并不止于当时,而是起步甚早。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韩邦奇在其为刘玑所作《正蒙会稿序》中,提及自己研读《正蒙》的大略经过

 

正德中,吾友何子仲默以近山刘先生《正蒙会稿》见遗。初,弘治中,余尝为《正蒙解结》,大抵先其难者。继见兰江张子廷式《正蒙发微》,详尽及于易者。顾于予之《解》略焉,尝欲合二书而刻之,今见《会稿》则难易兼备矣,乃取《解结》焚之。使廷式见之,亦将焚其《发微》乎?《正蒙会稿序》(《苑洛集》卷一)

 

 “初,弘治中,余尝为《正蒙解结》,大抵先其难者”。“弘治中”,即在明孝宗弘治一年(1488——弘治十八年(1505),其时韩邦奇年当十岁至二十七岁之间,与其作《启蒙意见》、《禹贡详略》、《律吕直解》等大略当同一时期,概为其早年著作,由此可见韩邦奇研读《正蒙》之早。这是第一阶段。其后,韩邦奇见到张廷式的《正蒙发微》,认为此书有“详尽及于易者”而己作《正蒙解结》有“大抵先其难者”的特点,可相互发明,故欲合刻之。这是第二阶段。到正德年间,又见到刘玑所著《正蒙会稿》,读之而以其“难易兼备”,兼取前二书之所长,故“取《解结》焚之”,并叹曰:“使廷式见之,亦将焚其《发微》乎?”,这是第三阶段。关于韩邦奇研读《正蒙》此一进阶经过,其门人樊得仁所撰《性理三解序》亦有记载。那么,韩邦奇为什么还要做《正蒙拾遗》一书呢?樊得仁《序》中亦有揭示,其曰:

 

正德以来,世儒附注于《正蒙》者复数家,后先生乃以张子之大旨未白,一二策尚欠详明,于是作《拾遗》。

 

由此可见,韩邦奇因为看到《正蒙》之注甚多,然而并未揭示张载哲学之大旨,于个别文句解释也尚欠详明,故而作《正蒙拾遗》。这大略是韩邦奇研读《正蒙》的第四个阶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韩邦奇《正蒙拾遗》一书初步完成之后,大约有二十多年未曾刊行面世。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樊得仁重刻《性理三解》时,以《正蒙拾遗》替代其中《律吕直解》,如此《正蒙拾遗》才得以正式面世。窃以为,樊得仁以门人身份刻印《性理三解》此一行为,应经其师韩邦奇同意或授意而后可行之。那么,自正德十三年1518韩邦奇四十岁之时《正蒙拾遗》成书,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刊刻行世,此间二十多年,韩邦奇为何仅以《正蒙拾遗》见示于弟子门人,而不愿刊行于世?除了其对初稿或有未当自处要做修改外,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而嘉靖二十一年应樊得仁之请,以《正蒙拾遗》替代《性理三解》中之《律吕直解》,且以之置于书首,正说明韩邦奇此时已对《正蒙拾遗》修订完善,并对之特为重视也。此大略可为韩邦奇研读《正蒙》之第五阶段。由此可见,韩邦奇对《正蒙》之研习,虽始于年少十余岁,而至六十四岁时方成熟完善,这一过程历时四、五十年,是一个由粗浅到深刻,从雏形到成熟,不断持续深入的长期过程。张载所谓“仰思俯读”,其中艰辛,韩邦奇当有体验之!《正蒙拾遗》虽然篇幅不大,然将之视为韩邦奇一生费力最多、费时最久的覃思之作,当不为过。而将此书与韩氏前后其余著作相比,其中所阐之天人、性道思想,亦如张载所言“吾之作是书也,譬之枯株,根本枝叶,莫不悉备”,“又如盘示儿,百物具在”者也,将之定之为韩邦奇由程朱而复归于张载的哲学本旨之归结,应不为过。

经过对《正蒙》的长期体认,韩邦奇对张载极为敬仰,他如此评价张载:自孔子而下,知‘道’者惟横渠一人”(《正蒙拾遗·太和篇》),以张载为孔子之后唯一知“道”者,此种赞语,不为不高,仰慕之心,溢于言表。于《正蒙拾遗》正文中,他又盛赞了张载“气坱然太虚”这一观点的这一贡献:

 

“气坱然太虚”非横渠真见道体之实,不敢以一“气”字贯之。(《正蒙拾遗·太和篇》)

“未尝无之谓体”,所谓“气坱然太虚”。自汉唐宋以来,儒者未有见到此者,是以不惟不能为此言,亦不敢为此言也。(《正蒙拾遗·诚明篇》)

 

此中用一个“不能”、两个“不敢”,不惟道出韩邦奇对张载“造道”的识见之高的信服,亦道出其对张载“造道”之勇的钦佩。再若通观《正蒙拾遗》一书,可见是书虽篇幅短小,且以摘录《正蒙》中部分句子进行解释分析为体裁,然其解释辞句远远多于所摘原文,且观点清晰明了,能发张子所未发,明张子所未明,不但“纠正”了宋明以来学者对张载道学思想的错误理解;而且以以张载思想为为基础重构了以“天人”、“性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故而此书即是韩邦奇对张载道学的回归和认同,也是韩邦奇自己哲学体系建立和成熟的标志。

韩邦奇对张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于韩邦奇自觉地把由张载首次明确提出的“天人合一”这一命题作为张载《正蒙》之本旨和自己思想建构的目标和归宿。在《正蒙拾遗序》开篇,韩邦奇即言:“学不足以一天人、合万物,不足以言学。吾读《正蒙》,知天人万物本一体也。” 而其思想,也主要沿着“天人合一”这一思路展开。概而言之,主要有三:其一,韩邦奇在张载“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天地万物,本同一气”、“太虚无极,本非空寂”、以及“太极未尝无”的观点,认为“太虚”就是“无极”,它和“太极”一样,都是“气”未形成万物之先的统一的、潜在的实有的存在,而不是“空寂”或“无”。在此基础上,韩邦奇一并批评了先儒及佛老“无生有”以及“以死为归真,生为幻妄”错误看法,这不仅进一步阐明了张载的“气”论思想,而且为其“性”、“道”观的进一步提出奠定了基础。其二,自觉接过张载“性即天道”这一命题,明确提出“性道一物”(《正蒙拾遗·太和篇》)的观点,并在对“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基础上提出“气而上谓之性”的这一独创性的命题。他认为“性”是“道”的蕴涵未发、至静无感,“道”是“性”大化流行,落实展现。“道”主宰万物而为其本体;“性”主宰“气”而为其本体。“形”从于“气”,“道”亦从于“性”也。在此基础上,他针对宋儒把”、“太极”等同于“道”的观点,提出“道非太极”的观点。“太极是寂然不动时物;道是动而生阳以后物,安得以道为太极哉!” 其三,批评了朱熹独取《西铭》的错误方法,表明他对《东铭》的重视,并明确他先《东铭》后《西铭》、由人道而天道,即由人而天“推而大之”的哲学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贤人之学”、“大贤之学”和“圣人之学”的不断修养层次和以“戒谨恐惧”、“无问动静”、“必合乎理”为主要特点的修养方法。

由此可见,《正蒙拾遗》一书是韩邦奇通过对“天人”、“性道”等形上问题的深刻反思,摒弃程朱理学而向张载关学的自觉回归的重要思想结晶,这既是韩邦奇经过程朱理学洗礼之后实现的一次重要超越,也是韩邦奇对张载关学继承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韩邦奇归之于张载关学的重要标志。

韩邦奇于正德十一年致仕里居,“既归,谢客讲学,四方学者负笈日众。”5】51直到正德十六年再次奉诏起用前,有赵子春、尚道、杨爵等来问学。此后韩邦奇或出仕为官,或里居讲学,直到七十七岁去世前,为政讲学,未曾断辍。冯从吾赞之曰“立朝著伟绩,居乡谈道义”,大略是韩邦奇晚年生活的基本写照。在这三十多年的后半生,韩邦奇虽然仍有为数不少的文字之作,但他在学术上所作的,主要是“益修旧业,倡导来学”,在哲学上,韩邦奇再没有提出新的观点的和论说。大约六十岁之后,韩邦奇诸门人开始结集刊刻其著作,编成《性理三解》、《易占经纬》、《苑洛志乐》、《苑洛集》等书。故而在这一时期,韩邦奇主要是落实其早期思想在现实中之运用,并进而对其一生之所学所思进行总结。

嘉靖十七年(1538),韩邦奇六十岁,获准致仕。此后五六年时间,韩邦奇是以里居讲学为事,其间先后授赵天秩《春秋》、《尚书》,授王赐绂、张思静《易》。命王赐绂、张士荣编《易占经纬》,命樊得仁编《性理三解》以行世。嘉靖十九年,樊得仁曾将《律吕直解》、《启蒙意见》、《洪范图解》三书合刊,命名为《性理三解》行世。嘉靖二十一年,韩邦奇嘱樊得仁以《正蒙拾遗》替换《律吕直解》,此后《性理三解》固定为《正蒙拾遗》、《启蒙意见》和《洪范图解》三书。

嘉靖二十三年,韩邦奇六十六岁。是年,韩邦奇复起总理河道,升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右侍郎。次年,《易占经纬》编成,此书四卷,由王赐绂和韩邦奇外孙张士荣依韩邦奇之意按顺序编排而成,前列卦变图、易占图、焦氏易林占图、易彖爻辞,正文以三百八十四变为经,四千九十六变为纬,分别取《易》爻辞与《易林》附之。占则以孔子占变为主。后有附录一卷,明卦爻三变及易林推用之法。是书之主要思想,在于“专阐卜筮之法”。8】张世荣于此书后序曰:

 

孔子曰: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斯易之大用乎!夫《周易》,为卜筮而作也,是故尚其占焉。《易》之数,老变而少不变,是故观变焉。《易》之爻惟九六,无七八之爻也,是故占变焉。占不变爻者,于《易》莫归;三爻占彖者,于理无取,是故于《易》窒矣。三百八十四爻,四千九十六变,《易》之变,尽于是也。是故《国语》之附会,后儒之议拟,吾不得而知也。用《易林》之变而不用《易林》之辞,吾亦不得而知也。吾之所知,经纬而已矣。

 

这亦是韩邦奇关于易占之主要思想。韩邦奇认为,“夫周易,为卜筮而作也,是故尚其占焉”,而“易之数,老变而少不变,是故观变焉。易之爻惟九六,无七八之爻也,是故占变焉”,故而他反对朱熹提倡的“占不变爻”和“三爻占彖”的思想,创立《易占图》,展示了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可以通过一至六个不同数、不同组合的、有规律的爻变变化出另一卦。进而提出应以《易经》中相应变卦的爻辞和《易林》中相应的繇辞为准占断。这就在“变”的原则下统一了卜筮中“占”和“断”的矛盾问题。另外,于是书之附录中,韩邦奇提出“卦爻三变说”和“易林推用之法”。“卦爻三变说”依据《启蒙意见》提出的“其本同其末异,其生异其成同”的观点,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推演至十二爻卦,实现了先天与后天、八卦与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与四千九十六变、汉代焦赣之易和朱子之易的贯通;“易林推用之法”则实现了易卦与阴阳、五行、干支以及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日的统一。结合《洪范图解》提出的“九筹”亦与大衍之数相合等思想,可见韩邦奇易学主旨,在于以“变”为原则而求“通”。就此而言,韩邦奇不可不谓明代易学史上的博洽通家。

韩邦奇晚年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总结,是《苑洛志乐》的刻本面世。此书始刊刻于明嘉靖二十七年韩邦奇年七十岁时,是韩邦奇一生乐律学思想的总结。如其卷九所云,该书“取乐之切要者考证删定”,对古代之乐律、古乐器、乐曲、乐舞,以文字记述与图解配合的方式做详尽的归纳、 解说、 注解,并且对音律有着独特的见解。《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乐类》该书提要评之曰:“虽其说多本前人,然决择颇允,又若考定度量,权衡乐器乐舞乐曲之类,皆能本经据史,具见学术与不知而妄作者究有径庭”。更为难得的是,在该书中,韩邦奇继承了中国传统“乐生于心”的观点,提出音乐应该“取诸造化之自然”、“顺其自然, 发乎人心”的观点,这从本质而言,是其“天人合一”思想在“制礼作乐”上的具体体现。

韩邦奇一生学术思想以及各类撰述的结集,是嘉靖三十一年由其门人张文龙集刻行世的《韩苑洛集》,其时韩邦奇已七十四岁。是集为韩邦奇一生文章、思想之汇集,总二十二卷。第一、二卷为《序》,共35篇,主要是韩邦奇为自己、他人著作所写的序言以及为时人祝寿、赠别等应酬之序文;第三卷为记》,共14篇,记当时所历诸种大事;第四、五、六卷为《墓志铭》,共38篇,第七卷为《墓表》,共17篇,大多讲述了墓志主人的生平事迹,多赞语之辞;第八卷为《传》,共13篇,记时人种种事迹;第九卷为《策问》,7篇,是韩邦奇为山西和顺天府乡试所撰;第十、十一卷为《诗》,收韩邦奇五言诗71首,六言诗3首、七言诗75首和与朋友唱和之作五七言联句28首;第十二卷为《词》、《曲》,收韩邦奇词41首,散曲30首;第十三至十七卷为《奏议》,收韩邦奇自正德十一年四月至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题奏71篇,内容涉及戍边战事、举荐贤才、乞恩致仕等;第十八至二十二卷为《见闻考随录》,收集韩邦奇关于军事、乐律、天文、地理、史论、政论、修养以及诸经各种散论,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由此书,可见韩邦奇一生学术梗概。而时人与后人,也对《苑洛集》给予极高评价。孔天胤评之曰:“苑洛先生,当代之儒贤也,……故其为文类非丹雘斧藻之事,盖帝王统治之猷、圣贤传心之学、人物之汗隆、风俗之上下、性情之所感宣、闻见之所著录,其辞不一,其陈理析义,卓然一出于正,其扬教树声,翕然一矢乎!”9】乾隆十六年朝邑知县成邦彦在他的序文中评价《苑洛集》:“然明体达用所谓恬退之节、经济之才,略可纺纬,其余体裁不一,要皆根极理要,有稗世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集也有评价:而记问淹通,凡天官、地理、律吕、数术、兵法之属无不博览精思,得其要领。故其徵引之富,议论之核,一一具有根柢,不同缀拾浮华。……其他辨论经义,阐发易数,更多精确可传。盖有本之学,虽琐闻杂记,亦与空谈者异也。1】于此可见先生学问之广,切世之要。

苍天不悯,哲人其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韩邦奇门人白璧因受教于韩邦奇门下多年,“见先生事君处友、上下进退之间,无非平易切实之事”,故费数年录先生之说为一书,曰《苑洛先生语录》。其《序》曰:“先生平生精力,虽用之甚博,而求之于要,此亦足得之矣。”如是云,《苑洛先生语录》一书,可谓韩邦奇一生所学之“返博归约”者也。会十二月,关中地震,“或地裂泉涌,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或累日震不止,河渭泛溢,华岳、终南山鸣,或移数里压死”,7】553-75韩邦奇与三原马理、长安王维祯等,同日罹难而死。死后,韩邦奇被葬于朝邑县西华原南,享年七十有七。至此,关学重镇中之一代英才,陨落于斯,不亦悲乎!

 

注释:

据现有的资料,韩邦奇之前还没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太极图。而此后与之几乎相同或相近的太极图越来越多。其中最受后人关注的,主要有章潢的“造化象数体用之图”和来知德的“太极圆图”。虽无直接证据说明这些太极图是受韩邦奇影响,然亦可说明韩邦奇正是此类太极图的创始者。

韩邦奇门人刘世纶《读< 正蒙拾遗>篇》作于正德十三年(1518年),据此可知《正蒙拾遗》必成书于此前,而下书韩邦奇见《会稿》《解结》事,亦当在此前。

由其门人刘世纶正德十三年(1518)所作《读〈正蒙拾遗〉篇》,可知韩邦奇曾以《正蒙拾遗》见示于弟子也。

 

参考文献:

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沈佳.韩邦奇苑洛先生恭简公,明儒言行录[M]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58-51.

3】刁包.杨忠愍先生家训序畿辅通志[M]10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95.

4】白璧.读苑洛先生语录,苑洛先生语录[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M]子7-373.

5】冯从吾.苑洛韩先生(弟邦靖附),北京:中华书局,1987.陈俊民等点校.关学编(附续编)[M].

6】王九思.韩莲峰墓碑,黄宗羲.《明文海》[M]卷447,中华书局,1987:4789.

7】沈青崖. 陕西通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 1995.

8】韩邦奇.易占经纬[M], 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丛书》[M]子66.

9】孔天胤.苑洛先生文集原序,韩邦奇.韩苑洛集[M].清嘉庆七年朝邑刻本(1802).

 

作者简介:

魏冬(1977—  ),哲学博士后、西藏藏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儒释道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藏传佛教与儒道关系研究。

此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5号招标课题“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项目号:11JZD05)阶段性研究成果,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02590)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新出字2011-407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  邮编:710069

电话(传真):029-88302493  Email:xdxs@nwu.edu.cn        后台登陆